产业跃进中的综合推动力
2025-10-10在我们的传统社会里,以往化石能源的使用不仅带来环境污染,温室气体的排放让全球气候变暖,而且面临着资源枯竭问题,这种状况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相违背,因而大力发展新能源成为人类能源供应及环境保护的最好解决方案,这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新能源的大规模利用将有效优化能源结构、应对能源危机、促进节能减排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有利于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在诸多利好因素的驱动下,全球新能源产业取得了超出传统产业5倍以上的增长速度。在我国,新能源产业近几年也迅速发展起来,并取得了骄人成绩,我国的太阳能光伏发电企业在全球上市的已经有10家之多,风电的装机容量也已经步入世界前五名的行列,太阳能热水器技术已经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在使用量和生产量上都是全球第一。但同时,我们整个行业的发展水平却不是特别高,诸多环节都需要完善,特别是作为政府部门的政策推动依然是行业的一个最大推动力。
就在8月20日,财政部发布《风力发电设备产业化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中央财政安排风电设备产业化专项资金的补助标准和资金使用范围,同时也明确了产业化资金的支持对象、方式及支持条件。虽则这个办法是对前年的政策的补充与延伸,但却具有实质性价值和意义。财政部早在2006年会同国家发改委下发了《关于促进风电产业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重点支持风能资源评价、规划编制、风电产业体系建设、产业化体系建设等基础性工作。但这个专项资金的补贴办法则将鼓励风电产业的发展在更加具体实在的基础上推进了一步,将鼓励政策落实到了实体企业的生产环节,无疑这是最让产业实业界感到欢欣鼓舞的。
新能源产业本身包含着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氢能、水能等开发利用领域,是一个由多个行业门类组成的产业体系。整体而言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已取得一定成绩,但发展不均衡,相对分散,更多的细分领域与国际一流水平还存在很大差距。而目前我国还普遍把新能源摆在替补、补充能源的位置,从事新能源的企业也相对分散、力量薄弱。而且大部分新能源产品相对于传统能源产品而言还比较昂贵,在发展初期更是需要通过行之有效的政策进行大力扶持。
任何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政府有意识的引导和鼓励推动政策,一段时期以来,我国政府在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在不断完善新能源政策。往往是政府的某些政策直接推动着产业的发展,引领着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动态趋势,比如正风生水起的新能源汽车的示范产业化势头,就是完全在政府相关政策的直接推动下实现的,奥运会则给了一贯契机和示范的舞台。但此外从产业角度来讲,我们的政策在很多方面还缺乏操作性,或者扶持力度不够。往往是宏观的政策多,可以直接实现落地的少,导致从事具体产业工作的企业或群体无法从这些政策中直接获得支持,未能发挥政策对产业的催生促动作用。
作为推动一个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持系统,产业政策本身也是一个系统的体系,需要各种具体的政策的组合和合力作用。为解决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存在的成本较高、风险较大、相关技术不成熟等问题,政府相关部门近年来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制度办法,初步形成了一整套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财税政策体系框架,有力促进了可再生能源发展。特别是税收政策体系方面的举措,特别具体,效果明显。在所得税方面,将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新建项目纳入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范围;将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技术纳入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并认定符合条件的可再生能源企业依法享受有关企业所得税减免优惠政策。所有这些细则性的财税政策,产业培育作用效果特别明显,直接成为启动壮大相关产业、完善产业链条的直接推动力。